南陽艾絨//艾柱的用法
2022-11-04 來自: 南陽市漢艾艾制品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70
艾柱是比較短的艾條,它也是用艾絨卷出來的,長的被稱為艾條,短的則被稱為艾柱,艾柱常見的直徑約是1.5cm~1.8cm,長度大約是2.5cm~2.7cm左右,艾條和艾柱只有長與短的區別,艾絨的化學性質沒有什么變化,下面跟著南陽艾絨一起了解下艾柱的用法!
艾柱通常應用于隨行灸(即隨身灸)、關節灸器、單柱雙柱灸器、火龍罐這些灸器內的,當然也可以把艾條掰斷成兩厘米多當艾柱用的。艾柱可以做間接灸,又稱隔物灸、間隔灸。是在艾炷與皮膚之間襯塾某些藥物而施灸的一種方法?;鹆^溫和,通常不易起泡。間隔灸分隔姜灸、隔蒜灸、隔鹽灸和隔附子灸。
1、隔鹽灸
將純干燥的食鹽納入臍中,填平臍孔,上置大艾炷施灸。如有灼痛感,即更換艾炷。亦有于鹽上放置姜片施灸,待艾灸有灼痛時,可將姜片提起,保留余熱至燃完一住,一般可灸3~7壯。
2、隔姜灸
南陽艾絨表示將鮮生姜切成厚約0.3cm的生姜片,用針扎孔數個,置于施灸穴位上,用大、中艾炷點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。若艾灸有灼痛感可將姜片提起,使之離開皮膚片刻,旋即放下,再行灸治,反復進行,以局部皮膚潮紅濕潤為度。一般每次施灸5~10壯。
3、隔附子灸
有附子片灸與附子餅灸兩種。附子片灸是將附子用水浸透后,切成0.3~0.5cm的薄片,用針扎數孔,放于拖灸部位施灸(同隔姜灸法)。附子餅灸是取生附子切細研末,用黃酒調和作餅大小適度,厚0.4cm,中同用針扎孔,置穴位上,再以大艾炷點燃施灸,附子餅干焦后再換新餅,直灸至肌膚內溫熱、局部肌膚紅暈為度。日灸1次。
4、隔蒜灸
南陽艾絨表示隔蒜灸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。隔蒜片灸是將獨頭大蒜橫切成約0.3cm的薄片,用針扎孔數個,放在施灸穴位上,用大、中艾炷點燃放在蒜片中心施灸,每施灸4~5壯,須更換新片,繼續灸治。隔蒜泥灸是將大蒜描成蒜泥狀,置施灸穴位上。在蒜泥上鋪上艾絨或艾炷,點燃施灸。此兩種隔蒜灸法,每穴每次宜灸足7壯,以灸處泛紅為度。
以上關于艾柱的用法由南陽艾絨友情分享,感謝你的觀看!南陽市漢艾艾制品有限公司(原南陽市臥龍漢醫艾絨廠)通過多年發展,現公司擁有四個艾草山地,兩個大型艾絨提取車間,數十畝艾草陳放倉庫,五個自動化艾條卷制車間,成為河南省有名的艾草制品生產加工基地。南陽艾絨廠家是集艾草種植,艾絨原材料加工,艾條生產,研制開發,經營,艾條批發,艾條定制加工為一體的艾條廠家。歡迎致電咨詢!